夜幕降临,当白日的燥热渐渐消退,京城夜间的活力开始悄然绽放:夜市里升腾的烟火气、公园里流淌的文艺范、水面上飘荡的松弛感……在霓虹与星光交织处,徐徐展开的丰富夜间经济和文化图景,为年轻人解锁仲夏夜提供了多样的选择,让他们收获着从舌尖到心灵的满足。
诱人丨涌向夜市感受“烟火气”
周五晚,地铁10号线农业展览馆站A口人流如织,站口附近“农展夜市”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显眼。结束了一周工作的小刘和朋友随着人潮,涌向了这处今夏新晋的美食天堂,寻求些许的放松。
夜市内,一顶顶白色的小帐篷组成了摊位的海洋:老北京炸灌肠、澳门脆骨烧、大连炒焖子、海南清补凉、新疆奶皮子酸奶……各地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,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。一处烤鸡架的摊位前,二十多人正在排队等候诱人的美食新鲜出炉。“周末晚上人比平时要多一倍,摆摊不到一个月,我们生意一直很不错,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。”忙得热火朝天的摊主说。
休息区内也是座无虚席,不少顾客一边享受着美食,一边欣赏着音乐演出。“这样露天吃着烧烤、听着歌,享受着晚风,实在是太惬意了。”和家人前来的市民张女士说。
“农展馆夜市是今夏的新晋夜市顶流,地铁很便利,可以一站打卡全国各地的美食,获得味蕾的满足。”小刘说,感觉这两年北京的夜市越开越多,像丰台的花街夜市、朝阳的盛华屯夜市,都各具特色。夜市经济的繁荣,也丰富了她的夏日生活,周末到不同的夜市里感受烟火气,已经成了她最钟爱的放松方式。
烟火气之外,浓浓的人情味和文化味也是夜市吸引年轻人的原因。周六晚7时,通州月亮河艺术小镇夜市灯火璀璨、人潮如织。文创、美食、娱乐等数百个摊位一应俱全,搭配上随处可见的艺术雕塑、挂满彩色灯笼的长廊,处处洋溢着小镇特有的艺术气息和夏日的欢乐气氛。
走进最热闹的美食区域,阵阵香气扑鼻而来。“下班后我和朋友喜欢来这里闲逛一下,吃点小吃,感觉疲惫感一下子就驱散了。这里的西瓜挖挖冰是我的夏日最爱。”市民吕先生一边品尝着西瓜挖挖冰,一边分享道:“有一次我来晚了,西瓜球没有了,摊主直接免费送了我一桶西瓜冰,这种意外惊喜和传递的人情味儿,是在家点外卖体验不到的。”
美食之外,月亮河艺术小镇的文创潮玩区也是年轻人的“打卡天堂”。这里不仅有养生茶包、中药耳环、手工编织工艺品等摊位,还有丰富的“谷子”“吧唧”产品和互动体验摊位,不少年轻人在此体验幸运扭蛋机、乌龟对对碰、快递盲盒,相互交流着,感受快乐的文化氛围。“我在月亮河艺术小镇摆摊卖自己的手作玩偶有一年多了,顾客大多数是小朋友和年轻的大朋友,这里的氛围特别好,让我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觉得夜市不仅是个交易的场所,更应该是一个城市文化交流的窗口,月亮河艺术小镇市集就带给我这样的感觉。”手作艺术品摊主刘女士说。
迷人丨奔向公园追逐“文艺范”
除了去夜市获得味蕾的满足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将消夏时光交给公园里的露天音乐会。
“霍霍霍霍,霍霍霍霍,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。活活活活,活活活活,活着生命就该完整度过……”周末晚7点,暮色中的朝阳公园,数百部手机电筒的光点汇成一片摇曳星海。公园南门的下沉广场,瞬间变成了大型KTV的现场。许多年轻人正跟着表演者的律动节拍,哼唱着熟悉的歌曲,随着音乐慢慢挥手,沉浸其中。一曲终了,还有很多人在闭眼回味,久久不能平静。
没有固定的座位安排,也无需任何门票费用,这场露天音乐会以最自由的形式迎接着每一位热爱音乐的人。这个夏天,几乎每个周末夜晚,这样的场景都会在朝阳公园上演。“傍晚坐在这里和朋友聊聊天,跟着哼唱熟悉的音乐,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。”25岁的小李是第一次来体验这样的公园音乐会,为此他特意提前两小时来到现场,只为能在下沉广场的最前排,沉浸式感受这份独特的夏日浪漫。
住在通州的小吴则是朝阳公园音乐会的熟客了。“不要钱,还能和歌手互动交流,我觉着非常开心舒服。”吴先生说,通过听公园音乐会,他结识了不少喜欢音乐的朋友,大家在一起交流音乐感受,回忆青春岁月,给快节奏的生活解压。
获得享受的不只有观众,还有表演者。“现场的气氛真是太棒了,大家都是为了音乐而来,纯粹又简单。”这场音乐会的表演者脱帅是个90后,生活中是一名老师,从小就喜欢音乐。从去年开始,为了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,他开始在不少公园里唱歌,举行公益音乐会。朝阳公园、首开望京体育公园、奥森公园,都有他表演的身影。除了像脱帅这样单打独斗的歌手之外,很多公益音乐会也有团队的加持。凤鸣音乐的队长吕先生说,他们团队的成员平时都有本职工作,周末会根据自己的时间组合,进行公益演出。“观众真诚的鼓掌和赞许,的确会让表演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,是一场双向的奔赴。”吕先生说,朝阳区年轻人多,音乐文化氛围浓,为了让音乐会更有质量,今年朝阳区还特意进行了首批“街头艺人”的评审认定,获得证书的个人及团体在向公园演出报备时更方便快捷。“每个周末,在公园四个点位都有公益音乐会,这些演出给公园带来了朝气与活力,公园也非常支持这项活动。”朝阳公园工作人员说。
“从海淀公园淀园花谷的夜风吟唱,到朝阳公园的潮流音符,再到龙潭中湖公园的摩天轮音乐会,不同风格的音符正在北京各处公园流淌。年轻人自发组织公益演唱会,在公园里自娱自乐,表演者和观众友好互动,无疑也是一首夏夜交响曲。”市民胡先生说,音乐是有力量的,这些不期而遇的音乐现场,让更多人的夏夜充满了文艺范,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找到了诗和远方。
醉人丨夜划皮艇寻找“松弛感”
在夜市的人间烟火与公园的文艺浪漫之外,夏夜里飘荡在桨声灯影水面之上的松弛感也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。
周末晚上的亮马河,暮色初染,水面将建筑的玻璃幕墙揉碎成流淌的金箔,晚霞余晖与霓虹灯影在波纹中交融渐变。水面上艇来艇往,人潮涌动。“不同船和皮艇价格不一样,周末人多要早来。”一名出租皮艇的商家正滔滔不绝地向游客介绍着,他出租的有单人皮划艇、双人皮划艇、独木舟、浆板、单人背包船、双人背包船、水上休闲吧等。“皮划艇比较硬,但是划起来简单。浆板最轻巧,适合一个人,比较有刺激感。背包船和休闲吧的价格稍高,但是比较出片,适合打卡拍照。”商家表示,夏天是亮马河夜划的高峰期,前来游玩的市民非常多,而且不少人事先也做了功课,基本上都能比划几下,大家也都穿着救生衣,危险度很低。记者看到,很多夜划的市民都是先坐在皮艇上拍照留念,然后再慢悠悠地匀速前进,很少有人在竞速比拼。
“漂在水里可以近距离看河边的莲花,看到圆滚滚的露珠,非常解压。”市民许女士说,亮马河近几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而且附近有很多吃的喝的,一周工作过后,漂浮于水上,看看两岸的建筑,和朋友一起划艇运动,既是闹中取静,又是放松身心,可以给自己一种宁静和安全的感觉,抽空疗愈自己。她一般和朋友租皮艇,“价格可以接受,我们都觉得特别舒服。”
除了租皮艇的,还有自带皮艇的市民。市民李先生说,自己就住在亮马河附近,平时喜欢水上运动,工作闲暇之余,和朋友们一起夜划,当做有氧运动。“除了夜跑之外,也增添了一种新的夜间运动方式。”李先生说。
在龙潭中湖公园,伴着远处摩天轮的浪漫,新潮的“果冻背包船”也成为城市一景。走近龙潭中湖明月桥边,“湖心派对”营地的牌子十分醒目,几艘荧光色的背包船在夜色中闪闪发亮。别看这个背包船个头很大,实际上却仅有几公斤,连女生都能轻松拎起来。只见几位年轻人带着船从营地旁的河岸下水,在龙潭中湖公园明月桥往南的河道上,挥动船桨,感受清凉,岸上工作人员用遥控器点击开关,船身便被点亮,两侧绿树掩映下,被点亮的背包船像一颗颗黄色的果冻,看起来十分可爱有趣。
湖心派对工作人员介绍,龙潭中湖公园的背包船体验项目是从去年5月开始的,目前有单人船和双人船两种,均配备有救生衣,专业工作人员会进行安全讲解和教学,下水前会进行岸边的试滑,还会提供定点抓拍、航拍的拍照服务,为前来游玩的市民记录下美好的瞬间。“如今水上运动越来越成为大家避暑游玩的新方式了,与桨板或皮划艇相比,背包船的稳定性更强,更易上手,也非常受大家欢迎,到了周末,营地的14条船全部都会被预约一空。”
近年来,随着北京多条河道的综合治理以及水岸景观配套设施的建设,市民亲水的选择场景越来越多。“水质越来越好,夜景越来越迷人,真的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在夜划中拥抱这份松弛和美好。”市民韩女士说。
夜市诱人,夜音迷人,夜划醉人。北京多年来持续出台激励政策,令夜经济不断升温。不仅打造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特色消费地标,更引导各区培育“深夜食堂”特色餐饮街区,拓展文旅消费场景。从传统的夜市小吃,到新兴的夜间旅游路线和各种文化演出,不断点亮的京城新“夜”态丰富着人们的仲夏夜,也让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张雪,孟雅檀
科元网-科元网官网-配资知识门户-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